言語治療

 

本學年本校參加「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由教育局委派的馮思允姑娘擔任本校及伊利沙伯中學的校本言語治療師。服務範圍涵蓋「學生」、「家長」、「老師」及「學校」四大層面,並以「預防」、「治療」及「提升」三個範疇進行,務求透過全校參與模式為校內有語障的學童提供支援服務,實踐共融文化。


服務目標

  1. 及早識別、轉介和支援校內語障學生,並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個別和小組治療;
  2. 透過家長的參與、諮詢及家長講座,協助他們掌握和提升子女的語言技巧;
  3. 由校本言語治療師與教師合作,因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共同備課及入班協作,提升學生說話表達能力;
  4. 制訂支援語障學生的校本政策,並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營造共融文化和培養關愛精神。

 

服務範疇

1. 學生層面

  識別及評估:校本言語治療師為學生進行評估,包括語言表達、語言理解、發音、聲線、說話流暢度及社交能力

  個別治療:為確診語障的學生提供個別治療,並針對個別學生需要,設計合適的教材。

  小組治療:校本言語治療師安排能力相約的學生作小組訓練。

 

2. 老師層面

  協作教學:與中文科老師進行協作教學,提升學生的說話技巧。

  個案討論:透過個案分享,讓老師了解學生的溝通能力及支援策略。

 

3. 家長層面

  促進家校合作,邀請家長出席言語治療課,以了解子女的進度。

  舉辦全校性的家長講座,介紹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策略。

  安排家長與言語治療師會面,以了解學生的溝通能力。

  設計言語治療溫習冊,讓家長填寫訓練紀錄,建立獎勵計劃,鼓勵家長在家中與學生練習。

 

4. 學校層面

  以全校參與模式,提升整體學生的溝通能力。

  透過不同計劃及活動,實踐共融文化和培養關愛精神。


   

                   家長講座                                      攤位遊戲

 

網上資源

教育局 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https://sense.edb.gov.hk/tc/professional-support/school-based-speech-therapy-service.html

 

教育局 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資訊網站

https://sense.edb.gov.hk/tc/types-of-special-educational-needs/index.html

 

香港教育城共融資料館 言語訓練

https://www.hkedcity.net/sen/sli/training

 

樂語路 齊齊學發音

http://www.speakalongcuhk.com/tc/sound.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