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參與」模式學生支援計劃
教育的目標是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全人發展,培養積極的態度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全校參與的理念,是基於學校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也應享有同等機會,投入校園生活,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不斷改善和提升自己。 透過全校參與,教師之間可加強團隊精神,與校內其他人員共同承擔責任,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和特殊需要。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而言,獲得校內全體教職員和同學的接納與關懷,以及其他學生家長的愛護和支持,將會更有歸屬感,更有效地學習。 「全校參與」是指校內全體教職員,包括校長、教師、學生輔導人員、非教學人員、學生及其家長,都樂於接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共同建立融洽有序的校園環境,營造友愛、互助、關懷及兼容的校園文化。 校長或校內其他行政人員負責領導及推動工作,並與全體教職員緊密配合,制定全校參與的政策,發展團隊工作模式,合力照顧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教師要及早識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和不同需要,並透過教師協作、課程及教學調適、鼓勵及推動學生協作學習等策略,為他們提供適切的照顧。 |
目標 全校共識:全體教職員認同有責任營造一個共融的環境,以照顧所有學生的需要; 課程調適:學校可以修訂或擴闊正規課程以迎合不同的需要; 教學調適: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技巧和輔助工具,以照顧不同的學習需要; 朋輩支援:策略性組織學習小組、朋輩輔導和朋友圈子; 教師協作:教師通力合作及互相支持,例如進行協作教學; 課堂管理:專責人員和教師磋商改善學習環境,例如安排協作教學,使全班同學受惠;及 評估調適:調整評估方法,使學生都能展示學習成效。 |